母親節,我們都是怎麼幫媽媽慶祝這個母親辛苦的節日呢?
買個大蛋糕增加卡路里,然後帶媽媽上館子大吃一頓,包個大紅包給媽媽,再然後呢?
在台東長濱的阿美族部落,則是有別於漢人看似孝心十足,實則流無形式的慶祝方式。在這裡,一整天的慶祝活動,容多采多姿,千變萬化,甚至還會拉到第二天的教會活動以及慶功宴,盛大的不可開交。
台東長濱鄉沿岸的社區很多是屬於阿美族聚落,而阿美族是母系社會,所以母親節是非常重大的節日,一定要好好準備,千萬不可以“烙高去”。
而活動有多麼慎重呢?
首先,整個社區每家每戶要派一個人在前一天一大清早一起社區大掃除,有些社區甚至制訂罰則,如果沒有派員參與清掃甚至會罰款。
然後部落不同階級的男男女女會準備活動,大多是以跳舞為主,也有唱歌。所以前幾天你就會看到大家聚集在某人家練習跳舞。舞蹈的內容很隨性,反正就是娛樂媽媽們。
↓活動當天,通常是在部落的活動中心舉行。早上10點,社區理事長介紹參與的貴賓與歡迎大家的出席。
↓這天以幽默風趣見長的知名導遊林龍先生也參與南竹湖社區的活動,現任胡梅花理事長鄭重介紹林大哥給大家。
↓前任理事長林景水先生及夫人。林前理事長對社區的發展也是不遺餘力。
↓活動流程
↓來賓致詞完後,就是一連串的活動表演開始囉!
↓林龍大哥也好奇的走走拍拍。
↓林龍大哥本身也是台東的孩子,所以跟大家很快的融在一起。大家都被林大哥的幽默親切給逗得哈哈笑。
↓甚麼飲料都可以不要有,阿比絕對不能少。旁邊的椰子殼是傳統當碗的容器。
↓還有檳榔也是絕對不可少的喔!
↓所以活動中心的牆上都會放這宣傳海報。沒辦法,這邊連20歲不到的小姑娘也是滿嘴紅通通。
↓傳統阿美族煮石頭火鍋的容器。把石頭燒熱之後直接將滾燙的石頭丟進裝滿食材的檳榔葉容器裡,其滾燙的程度可以將一鍋湯在短短數十秒之內煮滾。
↓現場佈置的花花草草,非常溫馨。
↓婆婆媽媽們的傳統服飾,各個都是精心打扮。
↓連這位杯杯都愛美了起來是怎樣?!
↓大家熱情的招待讓林大哥險險招架不住,哈哈~~
↓傳統上男生是要負責煮菜的。當場現宰一隻豬並用最簡單的水煮加鹽煮熟。
↓男人們圍著大桌子將鹽水川燙過的豬肉切塊
↓切肉的用具還真給它五花八門
↓斧頭都用上了!厲害~~~
趁著大家在準備午餐,我們一行人跟著兩位美麗的部落導覽小姐在南竹湖部落晃晃。
南竹湖(阿美族語pakara’ac),是漢族所取的名稱,因為當地在很久以前是片竹林茂密的區域,從山坡上往下看就像一片翠綠的湖泊,因此地位於竹湖南方,故稱南竹湖。而阿美族語稱此地為白螃蟹,因為祭司在舉行祭典時,族人會上山採集食物作為祭祀之用。而當時本部落後方溪流旁泥地有很多白螃蟹,阿美族語稱白螃蟹為kara’acay,再加上部落的第一位頭目名為kacaw’alac,取其共音為pakar’ac巴卡拉阿茲部落。
↓南竹湖代表動物,白螃蟹
部落裡有媽媽廚房,手工藝藝術坊,皮雕工坊
↓還有空地植栽美化,後面的彩色牌子寫著各種植物的阿美語拼音
↓這是以前的穀倉,種稻沒落後社區美化計畫重新佈置,頗有後現代藝術風格。
↓兩位美麗的部落導覽小姐,凱麗與Leann
逛完了部落,差不多午餐時間了。回去吃飯囉!
↓大會準備非常豐盛的原民美食,但是準備食物的大哥跟我說,真正傳統的美食是舞台下各家自己準備的才道地。
↓所以我決定拿著筷子去舞台下打野食。ㄏㄏ
綠色的是醃過的車輪山苦瓜,右邊白色的是醃過的蔥白。
↓中間葉子裝是的是風乾過再煮的飛魚。飛魚刺很多,沒啥肉,但是風乾濃縮的鮮味很香,當下酒菜超搭。
左下角是雨來菇,下過雨之後才會在海邊的岩石看到,很嫩很好吃。
↓桌上一定要擺的酒類:啤酒、米酒、小米酒。其實還有阿比,但我們這桌都沒甚麼在喝酒的,所以沒給我們阿比,他們自己
都快喝不夠了,哈哈~~
↓糯米做的麻糬--都輪,超Q超好吃
↓糯米飯--haha,就是要用手捏著吃(感謝美女Leann示範正確吃法)
↓家政班的美女群跟林龍大哥敬酒
↓用完午餐,我們還趕攤去靜浦參加那邊部落的母親節活動。
港口部落是由一群各懷絕技的藝術家在俗稱大港口的秀姑巒溪出海口成立的一個工作室,有藝術,有美景,有咖啡,有歷史,非常美的一個藝術村落。
有興趣的人請點選後面的連結。港口部落。
↓港口部落的活動更盛大,分組之多,甚至還有比賽,贏的有獎金,可謂競爭激烈
↓這組媽媽們不惜把自己扮醜,配著"舞女"的歌曲,把大家逗的可樂了!連林龍大哥都想跟她們來個合照。
右邊為林龍大哥的錄影分享 大港口ㄚ嬤賣力演出
母親節,原來也可以這樣過!
祝天下的母親天天健康快樂喔!